在操作
紫外激光打標機對玻璃進行加工蝕刻打標時,遭遇了一系列工藝難題。特別是當激光作用于玻璃表面時,所需的能量密度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過高的能量密度可能造成玻璃裂紋或崩邊,而能量密度過低又會導致標記無法有效嵌入或無法直接在玻璃上刻出清晰痕跡。因此,這個過程的控制難度相對較大。
在平面玻璃上使用
紫外激光打標機進行打標工作時,其加工效果與激光器的峰值功率、最終聚焦的光斑尺寸以及振鏡的掃描速度緊密相關。有時我們會發現,即使高功率的激光器光束未能成功在玻璃表面留下痕跡,卻能直接穿透過去。這通常是由于激光器的峰值功率不足或能量密度不夠集中所造成的。峰值功率受到激光器內部的晶體、脈寬以及頻率的影響,其中脈寬越窄、頻率越低,激光器的峰值功率就會越高。通過調整振鏡的掃描速度至合適的值,我們可以得到較好的加工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掃描速度的選擇也受到激光器自身頻率的制約。
當在曲面玻璃上進行打標工作時,紫外激光受曲面影響顯著。此時,最終聚焦光斑的焦深以及振鏡的掃描方式變得尤為重要。除了之前提到的激光器峰值功率、最終聚焦光斑和振鏡掃描速度外,振鏡的掃描方式、光斑焦深和場鏡范圍等都會對加工效果產生影響。在實際操作中,當能量密度達到一定標準時,我們會發現越靠近玻璃邊緣的加工效果越不理想,甚至無法在表面進行加工。這主要是因為焦深過淺所導致的問題。因此,在曲面玻璃上打標時,我們需要更加精細地調整各項參數,以確保獲得理想的加工效果。